這是最後一個章節了,感謝大家花了許多時間聽我嘮叨生病後的總總。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章節,我想給朋友們一些建議。

追蹤更重要

很多朋友每年都有健康檢查的習慣,但是看到許多的紅字也漸漸的習慣,這樣子有健檢和沒健檢其實是一樣的意思。

關鍵在於需要正視這些數字所代表的生活習慣。以我為例,其實我也不是不想面對這些數據,而是很難面對,因為每次健檢報告最後都會寫建議到家醫科、腸胃科等追蹤,如果照著做豈不是每天都要去預約掛號?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可以的話,健檢之後,可以掛家醫科的醫師,請醫生說明一下健檢報告裡面的一些數據,是否需要進一步去做詳細的檢查或追蹤或立即性的風險需要馬上的處理。註:最近的健檢服務,最後一關通常會有醫生跟大家說明健檢的結果,當下醫生認為需要追蹤,甚至可以直接預約門診!

另外,和心臟病相關的部分: 注意健檢報告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這種膽固醇會附著在血管壁上,導致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有高度相關性! 如果近幾次體檢數據都大於130,建議找醫生追蹤,因為這種狀況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很高。

能運動不等於健康

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重點是: 是否有三高的問題? 有抽煙的習慣? 有喝酒的習慣? 有糖尿病的病史? 或者有家族病史? 若同時有兩個危險因子,那就要很小心了,即便規律的運動,也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

心梗不是一天造成的

現代人長期大魚大肉,吃油膩的食物,長年累月下來血管壁會累積脂肪,而血管漸漸鈣化,失去彈性,最後走向阻塞。過程一定會有症狀,所以我們平時必須用心感受身體發出的訊號。這些的訊號也許就可以救我們一命。

胸悶就是一個典型的症狀。心肌梗塞造成的胸悶,宛如一顆大石頭壓在胸口上,是片狀的,不是點狀的。我以前一直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大家:心臟造成的疼痛面積會很大,如拳頭或手掌般大小,不會是小點的疼痛,而且疼痛位置不會跑來跑去。這樣子的說明有比較白話嗎?所以如果你有上面的症狀,建議你去心臟內科檢查,讓醫生來為您診斷。

再舉一個自身家庭的例子,2006年的時候,母親因腹脹伴隨腹水,確診腹膜癌3C期,類似卵巢癌的疾病,當時取出了癌細胞有一個手掌大。在照顧媽媽的過程之中,媽媽回想過去的一些症狀,發病前的一兩年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也摸不到什麼硬塊,倒是有發現到平常排便變得比較細長。後來醫生判斷,癌細胞早期應該有壓到腸胃系統,導致排便較為細長,如果早期在腸胃科繼續追蹤,安排仔細的檢查,也許有機會提早半年或一年發現這個疾病,雖然不會改變癌症的事實,但也許可以提早一期發現,有利於後續的治療。

注意飲食

心肌梗塞的成因和膽固醇、脂肪等脫不了關係,血液內的壞的膽固醇太高就會容易造成脂肪在血管壁堆積。所以從根本上來做,除了利用藥物來控制脂肪外,飲食顯得格外重要,減少進食高油脂的食物,改變大魚大肉的飲食模式,養身才是的王道。另外,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所以控制血糖、控制飲食、控制血壓是最重要的事情。

若有抽煙的習慣,戒了吧!抽煙對於心臟的傷害,簡單上網Google一下就可以清楚了解傷害程度,這裡就不贅述。

至於喝酒,這個問題我研究了很久。心臟病患者避免喝酒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心臟病的藥物大多和酒精有衝突。以下是我googel整理的結論,酒和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抗凝血藥物+酒:增強抗凝血的時間

心血管的藥+酒:增加低血壓的風險

降血脂的藥物+酒:增加肝損傷的風險

阿司匹林+酒:增加腸胃道出血的風險

但是我近期還是少量的飲酒,例如金色三麥還是會任性地點個啤酒,和台科大學長們去金門的時候還是應景的喝幾杯高粱酒,但都是極少量就是。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觀察到有任何不適的現象。人生滴酒不沾,那還有什麼樂趣呢?這個算是個人的任性,建議還是依據醫生的指示不要飲酒。